廉江市人民医院 - 百姓平安健康和谐的家园

您的位置:首页>医院动态
【廉医人文关怀】用心治愈“不能呼吸的痛”
发布日期:2025-02-18    浏览次数:53

    叙事护理(Narrative Nursing) 是指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的故事倾听、吸收,帮助患者实现生活、疾病故事意义重构,并发现护理要点,继而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护理实践。

    为进一步深化人文护理内涵,廉江市人民医院将叙事护理的理念与方法运用到临床护理工作中,让我们来听一听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重症亚专业组护士李娟的实践案例。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重症亚专业组护士李娟:用心治愈“不能呼吸的痛”

图片

    这是一个寻常的日子,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重症亚专业组的护士们正忙碌地进行着床边交接班。她们细心地了解每位患者的病情、治疗进展、护理需求、皮肤状况以及心理状态,一天的工作拉开序幕。

    H25床黄姨是一位66岁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患者,每年都会因为喘息、咳嗽、咳痰入院治疗几次,这次由于喘息症状明显加重,入住重症监护病房,入院时,黄姨面色苍白,口唇发绀,血氧饱和度只有70%,除了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她大部分时间都需要依赖无创呼吸机来维持呼吸。即便是简单的床上活动,也会让她感到呼吸急促,喘不过气来。

    晨间交接班时,我轻柔的为她翻身,仔细查看了全身皮肤状况。“黄姨,今天感觉怎么样呀?”

    黄姨缓慢的睁开眼睛说:“还是老样子,李护士,你说我还能好吗?还能回家带孙子孙女吗?”说到这里,黄姨眼圈红了。

    我连忙安慰说:“当然能了,黄姨,您要相信我们,更要相信自己。”

    “我知道我病得挺严重的,呼吸全靠这个呼吸机,一停下来就胸闷、气喘......活着就是家里的累赘。”黄姨想了想,低头默默地说道。

    “黄姨,您千万别这么想,您一定会好起来的,我们可以先呼吸机与氧气交替使用,缓慢的尝试脱离呼吸机的应用。”我用温柔且坚定的目光看着她说。

    黄姨叹了口气,缓缓说道:“李护士,你看我现在日常生活都不能自理,哪怕只是上一次厕所,都会喘不过气来”。

    我轻轻握住黄姨那双布满皱纹的手,试图用这份来自心底的温暖传递给她力量与安慰:“黄姨,我能理解您的感受,我知道您的病情给您生活带来了不便,但是请相信,您并不是独自一人在战斗,我们都会帮助您的。”

    了解到黄姨内心的想法后,我开始特别关注她的心理状态,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着手帮助她进行呼吸功能锻炼。

    我温柔地对她说:“黄姨,从今天开始我们要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啦。”

    “不练,不练,也就是走个过场,练了也没啥用,我现在都离不开呼吸机,呼吸锻炼有什么用......”她满脸的抗拒。

    我劝慰道:“黄姨,请您相信我们,我专门为您制定了个性化的锻炼计划。您不练练,怎么知道有没有效果呢,您看,我们科室好多病人经过锻炼,效果都挺不错的。” 她半信半疑地看着我:“真的吗,那我试一试吧!”

    就这样,我每天都会为黄姨进行呼吸锻炼。我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个性化肺康复训练计划,包括呼吸肌训练、有氧运动、阻抗训练、六字诀等。随着时间的推移,黄姨的病情逐渐好转。她开始能够下床活动、自己吃饭,呼吸机的使用时间也大大缩短。她兴奋地告诉我:“我现在感觉好多了!呼吸机使用时间比之前短了很多,白天只要上下午各用了一次,晚上持续使用就可以。虽然还需要间断使用呼吸机,但是穿衣服、洗脸我都可以自己做,我真的很高兴!。”黄姨笑颜舒展开来,一个劲儿的摩挲着我的手表示着感谢!

    看到黄姨的进步,我们也由衷为她感到高兴。一星期后,她已经完全可以脱机,不再受机器约束,能够自由呼吸。这一刻,我们真切感受到了作为呼吸科护士的职业自豪感和成就感。我们做的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说过的每句鼓励患者的话语,原来可以为患者带去如此巨大的力量。

叙事护理感悟

    叙事护理不一定要有华丽的语言, 叙事重要的是态度,是对患者的温情。想要做一名有温度的护士,就要走进患者的生命,用心沟通,用火一样的热情去点燃患者战胜疾病的勇气。
查看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