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是指原发于结直肠上皮的恶性肿瘤,约70%肠癌由腺瘤性息肉演变而来。肿瘤浸润肠壁、穿透肠壁,出现局部转移,甚至通过淋巴或血液途径出现全身转移,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疾病。结直肠癌在世界范围内是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排在恶性肿瘤第二位,死亡率排第四位,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高发年龄为41-65岁。我国直肠癌比例高,特别是低位直肠癌比例高,青年直肠癌患者比例高。城市发病率远高于农村,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属中晚期。
结直肠癌的原因与症状
发病的相关因素:与癌前病变和慢性疾病(腺瘤性息肉、家族性息肉病、炎症性肠病、结肠血吸虫病肉芽肿等)、饮食生活因素(如过多脂肪蛋白质摄入、缺乏膳食纤维、缺乏运动、吸烟、大量饮酒等)、地域环境(西方发达国家发病率高)、遗传因素(林奇综合征,有肠癌家族史的发病率较无家族史的高)、人种、年龄、糖尿病等多种原因相关。
早期结直肠癌可无明显症状,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可出现下列症状:
· 排便习惯改变
· 大便性状改变(变细、血便、黏液便等)
· 腹痛或腹部不适
· 腹部肿块
· 肠梗阻相关症状
· 全身症状:如贫血、消瘦、乏力、低热等
结直肠癌的诊断检查
(1)直肠指诊
直肠指诊是肛门直肠疾病检查最简便、最有效的方法,是诊断低位直肠癌最重要的体格检查。约60%-70%直肠癌能在直肠指诊时触及,凡遇直肠刺激症状、便血、大便变细等均应采用。(体检外科检查,这一项别漏掉!)
(2)纤维结肠镜检查
纤维结肠镜检查能够直接观察结直肠黏膜病变的部位和范围,并可以对可疑病灶钳取小块组织作病理学检查,是目前诊断结直肠癌最有效的方法。内镜种类很多,其中超声内镜可用于评估结直肠癌浸润深度及淋巴结情况。
(3)CT检查
CT对结直肠癌的病变范围、局部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具有较高的价值,是判断结直肠癌术前临床分期的首选方法。
(4)MRI检查
MRI评估直肠癌浸润肠壁深度、局部淋巴结是否有转移、准确分辨直肠系膜筋膜是否受累,壁外血管是否有侵犯,是判断直肠癌临床分期的重要方法。(5)其它检查。
影像学检查:气钡双重对比造影、经直肠超声、PET-CT等;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125、CA242、CA724等。
结直肠癌如何预防
结直肠癌的发生与我们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首先,饮食是预防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富含纤维素的饮食有助于降低结直肠癌的风险。我们可以通过增加全谷物、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来提高饮食中的纤维素含量。同时,减少红肉和加工肉类的摄入也是一个有效的预防措施,因为这些食品中可能含有致癌物质。除了饮食,规律的锻炼也是预防结直肠癌的重要措施。每天进行适量的运动,比如快走、跑步或游泳,可以有效降低癌症的风险。运动有助于维持健康的体重,改善肠道健康,从而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生率。此外,酒精的摄入量也需要加以控制。过量饮酒与结直肠癌的发生有关,因此建议每周饮酒不超过两次,每次饮酒量也应限制在适量范围内。吸烟同样是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戒烟不仅对预防结直肠癌有帮助,也有助于提高整体健康水平。体重管理。体重超重和肥胖也是结直肠癌的重要危险因素。保持健康的体重有助于降低癌症的发生率。我们可以通过健康饮食和定期锻炼来维持一个合理的体重范围。肥胖不仅会增加结直肠癌的风险,还可能导致其他健康问题,因此控制体重是预防结直肠癌的关键一步。 遗传因素的考量。如果家族中有人曾经患过结直肠癌,那么可能面临更高的风险,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和定期筛查对降低患病几率有很大帮助。
文字 | 肿瘤科钟美霞
图片 | 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