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大多数发现时已经属于中晚期,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据国家癌症中心最近数据统计表明,中国2022年原发性肝癌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第四位,新增38.9万例,死亡率居第2位。是名副其实的癌症之王老二,肝脏是一个不存在末梢神经的“沉默器官”,不像胃肠、心脏等器官一旦受损便会剧烈疼痛,因而一旦确诊为肝癌,往往都是中晚期。大部分都失去了手术时间,丧失了最佳治疗时机。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是提高肝癌总体生存率最关键的环节。
什么是肝癌?
肝癌是肝脏恶性肿瘤,因肝脏的上皮细胞或间叶组织受到多种致癌因子的影响,发生了细胞增殖失控,最终形成了肿瘤。依据癌细胞的类型,原发性肝癌主要分为:肝细胞肝癌、肝内胆管细胞癌和肝细胞胆管细胞混合癌。其中以肝细胞肝癌最常见,约占85%~90%,老百姓口中常说的“肝癌”便是这一病理类型,本文所讲的“肝癌”特指肝细胞肝癌。
易患肝癌的高危因素?
1.肝炎病毒感染
在大多数情况下,“肝炎-肝硬化-肝癌”被称为“肝癌三部曲”。慢性乙肝和慢性丙肝是肝癌最主要的病因,有可能导致肝硬化甚至肝癌。
2.长期饮酒与吸烟
长期酗酒会使肝脏遭受酒精的持续性毒性损害,引起酒精性肝病,逐步发展为肝硬化,增加肝癌发病风险。吸烟也会增加肝癌的风险。
3.黄曲霉菌与肝吸虫病
摄入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血吸虫病等原因引起的肝硬化及有肝癌家族史的是肝癌的高危人群。
4.其他
除上述因素以外,饮用水污染、营养不良、糖尿病、肥胖、药物性肝损伤等都可能与肝癌的发病有关。
肝癌的症状
早期肝癌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以下症状:
1.右上腹疼痛:肝癌常引起右上腹持续性的隐痛或钝痛。
2.腹胀:肝脏肿瘤的生长可能导致腹胀和不适感。
3.食欲不振:肝癌可能导致食欲减退,患者可能感到恶心、呕吐或消化不良。
4.体重下降:肝癌患者可能出现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
5.疲劳和乏力:肝癌可能导致全身疲劳和乏力感。
这些症状也可能由其他疾病引起,因而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
肝癌的诊断
对于有包括慢性肝炎、肝硬化、长期喝酒、长期抽烟、有肝癌家族史的高危人群。建议每3~6个月进行定期的筛查。筛查的常规手段主要依靠血清标志物检查及超声检查。
1.血清检查
血清学检查中,甲胎蛋白(AFP)是常用的肿瘤标志物,对于肝癌的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尤其是对于肝细胞癌,约 70% 的患者 AFP 会升高,但仍有部分肝癌患者 AFP 并不升高,所以不能仅依靠 AFP 诊断肝癌。另外在一些大三甲医院开展了一场凝血酶原的检测,检出率约为80%左右。
2.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是肝癌筛查的首选方法,它具有操作简便、无创、可重复性强等优点,能够发现肝脏内的占位性病变,并初步判断其大小、形态、位置等,但对于较小的病变或某些特殊部位的病变可能存在一定局限性。
3.CT及磁共振成像(MRI) 检查
根据需要可进行CT及磁共振成像(MRI) 检查,能更清晰地显示肝脏肿瘤的细节,如肿瘤的密度、边界、与周围血管及组织的关系等,对于肝癌的诊断、分期及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4.“金标准”——病理活检
在其他检查无法明确诊断时需要采用肝穿刺活检,肝穿刺活检是肝癌诊断的 “金标准”,通过获取肝脏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可明确肿瘤的类型、分化程度等,但它属于有创检查,存在一定风险。
肝癌的治疗
肝癌的治疗需综合考虑肿瘤分期、患者身体状况、肝功能等多方面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手术切除是肝癌最重要治疗手段,早期肝癌患者,肿瘤局限在肝脏里面,肝切除术能够切除肿瘤组织,部分患者可获得根治效果。另外还有局部消融手术治疗,如射频消融、微波消融等,适用于肿瘤较小、数目较少的患者,通过热效应使肿瘤组织坏死,达到治疗目的。而对于失去手术机会的那些患者,主要的方法是进行介入治疗以及联合靶向药物治疗、免疫治疗。
1.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主要包括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和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将化疗药物与栓塞剂注入肿瘤供血动脉,既阻断肿瘤血供,又能使化疗药物局部高浓度作用于肿瘤,适用于中晚期肝癌患者,可控制肿瘤生长、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
2.靶向治疗
靶向治疗药能够特异性地作用于肿瘤细胞的某些靶点,抑制肿瘤生长和血管生成,为晚期肝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3.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则是通过激活机体自身免疫系统来对抗肿瘤,近年来也取得了一定进展,甚至有一些患者,还可以起到一个肿瘤的缩小,把不可切除的肿瘤转化成一种可切除的肿瘤。
4.其他治疗
此外,肝癌患者还需要进行支持治疗,包括营养支持、保肝治疗、抗病毒治疗、对症治疗腹水、疼痛等并发症,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肝癌的预防
1.接种疫苗、抗病毒治疗:是预防肝癌最实际和有效的方法,主要是乙肝疫苗接种。已经感染肝炎病毒的患者,必要时需坚持吃药抑制病毒复制、避免肝脏持续受肝炎病毒破坏;
2.定期体检:肝癌患者多伴有慢性肝炎的病理基础,所以定期体检复查,及时监测自己的病情,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肝癌的发生和病情的恶化。
3.饮食:饮食要干净、营养、丰富,忌食霉变食物及应注意饮食中营养物质的平衡,多吃蔬菜、水果、粗粮。
4.慎用药物:激素类免疫抑制剂以及避孕药物是导致肝损害甚至肝癌的主要毒性药物,切忌乱用。
5.勤锻炼、心放宽:平时要多参加一些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放松心情是防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早发现 早治疗
只要早期发现,肝癌患者是可以长期生存的,因此肝癌高风险人群,一定要定期、密集地追踪筛检,早发现、早诊断、早处理,减少“发现就是晚期”的悲剧发生。
文字 | 肿瘤科钟美霞
封面 | 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